为什么35岁+的人都应该去写作?
现在很多平台的流量和人们关注都倾斜到了短视频领域。
比如小红书,B站,抖音,微信视频号或Tik Tok。
貌似早期那种稍微写写就能写出10万+爆款涨更多粉丝的公众号红利已经过去了。
作为普通人去做公众号已经很难了,但还是有很多点值得做的:
1。现在去做视频内容一样不易
你看到风口上无论是短视频,长视频,直播还是当下爆火AI制作视频内容。
貌似其他平台竞争相对没这么强,其实也是很内卷的。
因为创造视频的难度,花费的精力和对个人自媒体整合能力的考验也是上几个阶梯的.
要做视频之前,可以先通过用文字平台锻炼自己的基本功。
比如逻辑思维,用户思维,黄金架构,讲故事,线性输出等综合能力。
对于日后想用其他方式输出内容做更多的事情会非常有帮助。
毕竟一切内容创作的核心是文字。
2。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做公众号/自媒体的重点
就是创业!就是创业!就是创业!
而创业这个过程本来就是九死一生,不要被生活中和社交媒体上看到的别人怎么突然就爆红蒙蔽了,大多数自媒体真的不容易做起来,一定要降低预期。
早点认识到创业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做自媒体其实也一样。
打工上班人的下限很高,但上限很低。
自媒体创业的下限很低,但上限后期可以是百万千万级的回报。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现在为什么越来越多不同行业的人想去“赌”一把自媒体的原因。
真要做起来,那个收益可远超上班打工,但就是因为远超打工,所以难度也是很大。
当然创过业的人就算失败了,其实一定会从中获得极快的个人成长。
这是打工人根本得不到的东西,做自媒体的过程一定可以得到很多创业的经验。
我前年初为了在新西兰从0-1开启了一个本地生活的生意,放弃了我原来全职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投入了不少钱和精力。
在我做了半年后我发现当初想的太天真了,其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包括整体经济下滑和自己的运营能力不足。
第一年结束基本也才做到break-even,都今年才开始初步盈利。
而自媒体失败可以在你还上班时用相对少的金钱成本,作为普通人,如果你只是用文字输出,付出的的只有时间。
现在能深刻体会对于实体创业如果没经营好,很容易亏大。
严重的人生可能就会玩完,作为普通人没有多少个几十万可随便去挥霍的。
而自媒体可以慢慢记录自己的成长然后不断迭代。
但是开实体店不行,要交的租金,保险,人力成本,这个熬不到你成长完。
你就game over挂了,但自媒体只要你坚持下去,后期真是越熬越香,越熬越容
易,前提是你愿意。
3. 公众号主打的是“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而我们一辈子其实都在通过不同的形式「打造自己的品牌」。
就像我刚开始写公众号其实也不知道也写什么,那我就从最容易入手的还是结合自身的背景,经历去写。
如果没有什么值得去分享,刚好也可以借助公众号的分享去倒逼自己输入有趣的东西,主动学点什么,最后通过我所看所思所想去二次加工输出。
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多少会拥有和成长,这也是很不错的事情。
相信持续做这个事情会变成一件永远都不会亏的事情,犯罪还没赚钱,但我也借助了公众号平台在记录生活、在成长、在看见更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