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e
AI 赋能 IP D1-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今天在生财的 AI 赋能 IP群的D1,今天在爬楼梯昨天和今天社群里的消息,花了半个多小时看完整理下一些金句和我的感想。
积极碰撞世界,成败皆是反馈。
有些人时候直播,有些人适合写作,有些人适合音频,有些人时候拍摄视频,有些人讲的东西只适合线下沙龙。
找个渠道,发出来,不管怎样,都是反馈。
因为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好,每个人都是最独一无二的。
知识不值钱,
Write
多个自己对话的好处
最近30天忙的不可开交,无论是脑子还是身体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潜意识更多是被原有的记忆,习惯驱动着,那种无脑 mindless 的状态,我也是最近才体会意识到这个现象。
当我意识到的时候却做不到,做不到去改变,想去改变,但做不到,好难啊,情绪不稳定啊。
明明自己已经很累了,为什么还在继续报课,学习,那种焦虑和压力来自哪里啊。
是社会的期待和影响,还是家庭的责任,
为什么公开写作那么难?
平时在苹果 Notes,Flomo在看到一些触动我的内容都会做摘抄,原来还在 Evernotes上囤积过很多笔记。
在平台上比如说公众号,个人博客公开写作对我来说一直是很大的障碍,记得最早有这样的练习是在知乎上写问答,有了一些还不错的反馈。
后面真正开始写是我家老大出生后,我在公众号2020 年 1 月 1 号开始发了第一篇文章。
那时候看了柳比歇夫的《奇特的一生》后,还研究过一段时间记录,
Write
音乐家 Ted的 10 条黄金写作法则
对我来说就是把网断了,打开一个文档,然后就开始写,持续写,心里冒出任何想法就真实的写下来,这就是自由写作魅力。
Write
为何重新开启个人博客
What's up homie,It's Mike。
其实是很多年前我就尝试开启过自己的个人博客blog,那时候尝试自己用 Worepress 搭建,找 hosting,注册域名 domain,然后选择简单的博客theme开始写过。
个人没坚持做下去我觉得有几个原因
1.
Write
每日记录的意义
自从看完《我心旷野》这本有关自由书写的书后就开始培养随时随地记录自己意识的习惯。
其实最好的时候是早上起来大脑还在混沌的状态中就开始自由写作,可我想多睡会加上早上 7 点左右如果有点动静可能还会把老二吵醒,这就打消了我早上去自由书写。
现在的情况是基本上只有每天晚上 2 个宝睡觉后,我一般已经挺累的,这时候需要先做一个慈悲冥想,自己的能量恢复下,心安静沉淀下,然后开始写当下的思绪。
7月开始也是看了饭饭的习惯,就是在自己苹果 notes 里创建一个
Write
现在已经后悔立这个flag,感觉会被打脸
今天是8月8号,其实是个很偶然的日子,就我决定要开始日更了,以前最长连续是50天写作,那是我的上限了。
这次决定用《原子习惯》中的SOP分解下。
先定一个连续7天的小目标,每天最少写100字发在博客上就好,状态很差的花就用少字图片也行。
为什么想做日更?
1.日更是向内探索,自我对话的过程,对于adhd+高敏感人群每天特别需要这样独处的机会,写作无疑是很好的一个渠道。
2.输入,
Write
为什么35岁+的人都应该去写作?
现在很多平台的流量和人们关注都倾斜到了短视频领域。
比如小红书,B站,抖音,微信视频号或Tik Tok。
貌似早期那种稍微写写就能写出10万+爆款涨更多粉丝的公众号红利已经过去了。
作为普通人去做公众号已经很难了,但还是有很多点值得做的:
1。现在去做视频内容一样不易
你看到风口上无论是短视频,长视频,直播还是当下爆火AI制作视频内容。
貌似其他平台竞争相对没这么强,其实也是很内卷的。
因为创造视频的难度,花费的精力和对个人自媒体整合能力的考验也是上几个阶梯的.
要做视频之前,
Write
i人,37岁发现原来写作有这么多好处
我今晚刚坐在电脑前,还苦恼今天写点什么。
看了眼书桌上的手机,按了下iPhone的Home键,我的天,有好多app有不同的小数子在提醒这些未读推送。
切换到使用率现在实用频率最高的app微信和Messenger,oh no,又是好多个未读消息。
自己不自觉的会去看手机屏幕,意识这样做大脑会被信息过载而淹没,很多时候我都不知道该从哪个消息看为好。
我在想每天有那么多不同渠道的信息输入,当看到有触动的内容一般我会用苹果的备忘录Notes和Remote快速记下来。
很多特别好的点子都是在这种aha moment中蹦出来的,那些灵光一现值得被记录。
定期(我的定期就是没计划的那种)
Write
87年,37岁,i人现在开始写作,会不会太晚?
对于很多来说,尤其是38岁后,这是一个尴尬的年龄。
尤其在海外,有些人也许也已经学业工作有成,绿卡也有,结婚有娃,住着独立house。
无论是白领蓝领还是自雇,生活相对稳定,想去改变的生活但又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对于稍微大的改变需要具备先改变自己的认知,超强的行动力和精力管理去平衡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
今年我特别有感触,来新西兰第22年,时间一天天过去,看着爸妈在慢慢变老,孩子也在飞速成长,就想尽力做好能够有照顾家人的能力。
2023 复盘
绝大多数的新年目标会失败因为缺少了回顾复盘,不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好久没写东西总结了。
1.今年有哪些事情很好?
工作: 从Barry那里跳槽出来,从0-1创建了RPS,也算是我第一次创业,从这个层面我要首选非常感谢他在22年9月给我车和工具,给我机会和支持让我独立去完成工作,同时给家里带来了一份现金收入。
家庭:每日咩咩的上下学,悠悠中午/下午哄睡也是我,这个亲子之间稳定关系的基础我做的还是可以的。
社群关系:链接到了猫本和温暖的社群。
Write
《如何应对这场世界大战》
昨天4月4号是全国性哀悼日,纪念自疫情爆发以来全中国人民为抗击COVID-19疫情战斗牺牲烈士通报深切哀悼。
作为一个前医疗工作者,昨天看到人民日报一张插图文章时还是不禁落泪。
中国随着COVID-19疫情自爆发至逐步好转,中国从上到下团结一致,一路艰难挣扎到现在绽开黎明曙光付出了巨大代价。
再看中国以外的200多个国家几乎是全部沦陷,欧美变成了“震中”,到4月4凌晨12点全球有超过100万人累计病例。
COVID几乎打残了全球所有航空公司,物流和航线,全球很多工厂停工,几乎所有学校停课。
从纽约到伦敦,从北京到东京,从巴黎到南非,从悉尼到新西兰奥克兰。
差不多全球最繁忙的地方在新冠面前都变成“
10分钟读完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
《奇特的一生》这本书对我们的价值,并不是时间管理方法论,而是引发人们去思考自己的人生究竟该如何规划。
Write
为何写时间日志?
什么是时间日记
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56年如一日对个人时间进行记录和量化管理而发明的,记录时间流水然后进行分析
* 记录每日的时间花销:记录事件项目以及所花销的时间
* 时间花销总结:每天,每周,每月,每年进行总结,把时间花销进行归类
* 时间成本核算:计算工作项目任务的实际消耗和每小时价格
时间日志使我们能真实认识自己的时间利用状况,并养成最大利用专注力时间,合理碎片化和刻意在发散力时间休息娱乐的习惯
简单地说,时间日志就是要记录时间,分析时间,减少时间浪费和重新优化自己的时间使用的个人时间订制管理系统
Write
为何要公开写作
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影响力,影响力是怎么构成的呢?
2个能力:1是写作,2是演讲,这都是让你出一份力,然后能够大规模地复制你影响力的方法-罗振宇
公开写作前其实纠结了好久,因为我自己初三还没毕业就出国,一直怀疑自己的中文写作能力。
很长时间内向都有这样的声音:
”就这个那中文水平,写了估计也没人看“
“这人写的是什么鬼,乱七八糟的”
"如果有黑粉喷我咋回应"
总之就是给自己各种设限
2019年12月上了粥佐罗的21天写作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