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与勇气:一个15岁 adhd独自润新西兰的故事

最近几年低龄游学在国内父母中越来约流行。

今天心血来潮,分享下出国前我经历了什么。

出生在祖国大西北甘肃兰州,爸妈在我10岁时离婚分开的,加上我本身是INFP的buff,让我更容易敏感和缺乏安全感。

由于爸爸在15岁前有5年都在国外工作(日本和新西兰),这让我在人生3-5岁和13-15岁这2个阶段都没有父亲的陪伴,现在想想还是挺遗憾的。

除此之外,我的人生是其实非常幸运的,爸妈在教育和旅行提供了很多现在说的情绪价值和特殊经历。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93年第一次去北京,作为一个5岁的小朋友第一次吃麦当劳那种开心的记忆尤为深刻。

和家人坐火车3天3夜去新疆,牛羊肉,水果和绝美的自然风景(不亚于新西兰)令人难忘。

98年第一次去🇭🇰🇲🇴被万恶的资本主义生活和物价带来的冲击……


国内读书时期不是学霸也不是学渣,资质平庸且散漫,长期徘徊在班上10-15名的位置。

02年和家人来澳新2个国家旅游了1个多月,第一次的澳新之旅当时还安排了奥克兰东区很好公立学校Macleans College插班了一周(那时候完全没有游学研学这个概念),待了1一周后对我三观那叫一个震惊。

早上800/830上学,下午3/315放学,学习压力相对当时cn的高压压抑教学环境真是轻松很多,能有更好户外体育活动,学科的自主性探索,个人意愿更会被老师看见和尊重。

对比当时初三我在国内每天早上5:30起床上课到晚上11点还写不完的作业,各种刷题,还时不时被老师pua打压。

你怎么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学不过别人,生前何必久睡,si后自可长眠的价值观。

那次澳新旅行回来我爸问:去新西兰读书怎么样,而且是你一个人过去,没有人陪你。

我当时想都没想就说yes,现在回头看更多的是离开独木桥的人生路径,父母的唠叨和给自己一个重新开始人生的机会,妈的我还是挺勇敢的。

在02年9月23号踏上了润🇳🇿的路,开始我一个人新西兰的人生旅途。

那时候刚来住当地的homestay寄宿家庭,原来以为我从小的独立性已经算不错了,但刚上岸第一个月就经历了各种水逆。

水土不发,发烧生病,没家人朋友,内向不敢也不想麻烦别人,英文不行。

真的很孤独无助。

那是我出来后第一次有特别想家的念头。

当时打☎️和爸爸说:我太难了,我想回国。

爸爸说:你可以的,挺一下就过去了。

后来想想,旧来之则安之,心态转换下,很快刚开始坎就过去了。

回头看这段经历其实帮助我成长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