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dfulness
如果你现在是自己的父母,你最想做一件什么事,重新养育你自己?
无论是外界的期待如何,不通过外界标准去评判自己,
自我慈悲地支持自己自然成长。
Mindfulness
就算再累也要给自己当日留白
昨天特别累,晚上2130就已睡觉,在凌晨0:40突然惊醒,最让人难受的是之后一直睡不着。
尝试听冥想睡眠引导1个多小时还是没睡着,翻来覆去到3点多觉察到思绪很混乱,身体很疲倦但内心静不下来。
最后接受这份烦躁后反倒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早上睡到1030才醒来,起来在家吃了羊角面包🥐就当做是今日brunch.
去北岸超市一顿买买买,对于常驻Rotorua的我们每次来奥克兰的目的就是采购罗村当地超市买不到的蔬菜和其他好吃的东西。
今天想到回Rotorua后已经接近晚上6点,在超市还买了几个肉馅饼和2个凉菜作为晚餐,最后载满一车回到Rotorua。
回到家吃完晚餐后洗澡后才感觉回血了。
这样的记录让我觉察到会有一种莫名奇妙的很踏实,即使虚度了一些时间比如无目的的刷电子设备,
Family
回国2个月带给我什么?
上次回国是2019年,那时候老婆 8月先自己回国,等到11月老大出生,间隔5年后这次回去待了2个月。
每天除了和2个小家伙斗智斗勇的欢乐日常,还有就是狂吃狂吃的节奏,到昨天出发前一上称发现已不知不觉帖膘10斤。
回到兰州就很grounded, 看爸妈,那是家的感觉,交通依然堵的一塌糊涂,清真美食依然吃的美滋滋。
兰州的夏天也是我去过仅次于云南的地方,早晚很凉快,依然不适应两广和四川闷热的体感。
同时去祭奠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和他们说了好久话,毕竟过去 5
Write
每日记录的意义
自从看完《我心旷野》这本有关自由书写的书后就开始培养随时随地记录自己意识的习惯。
其实最好的时候是早上起来大脑还在混沌的状态中就开始自由写作,可我想多睡会加上早上 7 点左右如果有点动静可能还会把老二吵醒,这就打消了我早上去自由书写。
现在的情况是基本上只有每天晚上 2 个宝睡觉后,我一般已经挺累的,这时候需要先做一个慈悲冥想,自己的能量恢复下,心安静沉淀下,然后开始写当下的思绪。
7月开始也是看了饭饭的习惯,就是在自己苹果 notes 里创建一个
ADHD
adhd内耗时咋整?
现在很多80和90后都是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家都在积极努力的面对生活。
我自己对这种深有感受,尤其是现在00后都已经进入职场了让不少人感到焦虑,各种整顿职场。
谁不想养成健身,阅读,写作,理财,早起之类的好习惯。
当ahhd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内在很烦躁时,脑子里会不时重复出现一些烦心事和念头的时候。
我常常无法腾出注意力去养成好习惯,以及去自认为更有意义的事情的,因为内耗和生活的琐事已经让自己精神和身体透支了。
人的能量和专注力就那么多,这时候去向外培养习惯更是让人精疲力尽。
因此,与其被它们占内心空间,
ADHD
adhd的6项必备修炼
1、必须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
对于adhd,不论做什么,包括金钱、社会成就和阶级地位,等等外在的身份象征。
都一定没有自我理解、自我探索,自我表达的内在自我身份确认来得重要。
所以理想是找到一份我有兴趣的,热爱的、能够胜任的、并且具有社会价值的就是最适合的工作。
2、 多“自私"一些
习惯于迁就别人,
ADHD
adhd为何少关注朋友圈的人成长快
自从21年初开始,我就开始设置了一个游戏,挑战自己看多久不刷朋友圈。
最早有这个想法是意识到自己每天会无意识的刷朋友圈和facebook。
到现在已经基本不看朋友圈,我甚至在微信里“发现”栏里把朋友圈隐藏起来了。
我会很随机的(差不多2-3月,有时更久)去看看大家的动态,只关注10不到的公众号。
搞笑的是时间到了 24 年我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小红书和公众号,还有更让人上瘾的视频内容,尤其是 youtube 上的,
Mindfulness
i人,越是对现状不满,越是不要马上改变
夜深人静的时候,当我打开小红书或朋友圈,看到一些月入10+万和35岁+集体焦虑的推送。
ㅤ
30岁一事无成,30岁被裁,30岁迷茫这样的标题。
对于i人每天面对生活都已经耗费不少精力,看到这样的每一个仿佛都直戳内心。
有时空看多了这样连我自己都会觉得好像是这么回事,我就是这个样子,好像不改变就彻底没救被社会抛弃了。
ㅤ
当我在看到还不如我的人的案例也能改变自己,自此人生翻转,顿时觉得自己又行了,照常惯例给自己立个flag。
要日更,
ADHD
adhd如何面对人生低谷?
很多adhd伙伴可能在读这篇内容在经历人生的低谷,包括我自己也尝试过主流的自我成长方法论,课程,看了很多文章和视频。
报过很多付费课程,坚持不下去,得不到持续的正反馈,结局常常是高调开始,低调挫败收场,长久以往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挫败感非常强,然后陷入更深的自我怀疑。
弄得筋疲力尽,最后折腾了半天的状态比原来还差,长久以往的内心积压拧巴,然后各种抑郁焦虑被带出,严重些的要去看心理医生。
我该怎样熬过这个没有正反馈的低谷期?
我的看法是,可能对自己太苛刻了,
Family
带娃来成都
成都不愧是🐼元素最多的地方,带着 2 个家伙在IFS中心就能玩一天。
白天11点去IFS的7楼去排队拍🐼,等待一小时后拍完照2个小家伙已经扛不住,果断去旁边的“4:59”(大众点评成都排名第一的西餐)吃饭补血。
没注意看,如果先进去4:59吃饭那就不同排队直接可以去旁边的express line 去拍照的。
下午带娃在IFS的 playground 玩了
Mindfulness
云南的松弛感是哪来的?
从云南回来快一个月了,就算在是第三次去云南。
还是带给我不少惊喜,一直觉得云南和新西兰人的那种松弛感很像。
不管外界如何卷,在这片红土地上自然的散发着那种“关我屁事,关你屁事”的精神。
这次觉得特别惊喜的地方是弥勒,值得二次去刷。
大理待了 5 天,天天🌧️,主城区运营过度太商业化了,喜欢清静的话去周边的小镇租个房子住上一段时间还是很不错的
如果不在新西兰退休,云南应该会是我想养老的理想地方。
Mindfulness
与这个世界链接vs链接WI-FI
准备在写今天的内容时,想和在新西兰和一个朋友聊天回家后的活动。
说到她回到家一定要有电子设备来播放音乐或视频作为背景内容一直放着,因为她自己待不住。
也许是这个时代很常见的事情,我们不断地摄取内容信息,却很少给自己的生活按下暂停键,和自己待一会,让思绪飘一会。
自己也意识到最近被生活的洪流在持续往前推着走,身心都比较疲倦,本来读5个文献,不知道为啥思想飘到了短视频,最后能觉察到把思绪拉回来时发现自己已经很累不能集中精神去看文献了。
这时候觉察到去客厅坐下来,做了2个自我关怀练习,之后思绪慢慢的沉淀慢下来,才看完2篇
之后开始写今天的内容,写完后心里舒畅了很多。
Mindfulness
做自己时心理状态是什么?
大脑很容易产生出很多评判,尤其是其他人产生互动碰到冲突和对比时,通常我们脑中的评判会被马上激活。
听的功能在那个场景下是屏蔽的,其实在翻🙄,更多而是想表达和透射自己的价值观去影响别人。
“这个人以为自己是谁?“
”这个人脑子里有水还是被驴踢了?”
“这个人这样他都行,那我也可以”
当意识到自己脑海里正在出现这些想法, 理性上也知道这些想法只是自己脑海中浮现的念头而已,并不是事实。
其实能做到这个已经不错了,因为念头转化的开始,都是需要先拥有一个广泛而敏锐的觉察力,这可能是通过正念,写作或其他方式发现自己脑中的想法。
就算能觉察到,但依然会遇到烦心事让人生气,
ADHD
adhd培养耐心的意义
耐心是经常adhd被忽略的品质,日拱一卒,当有耐心的时候,就能够更加专注做好当下的事情。
但我的思绪确实容易走神,比如今晚刚开始9点多就想开始写今天的日更内容,但后来心猿意马的被其他事情就带走了,快11点的时候才想起来,我擦,我当初的日更内容还没写呢。
这才从flomo的笔记中回顾原来记录过的内容,看哪些现在去看依然有触动,然后就开始拓展的写,不知不解的就写到这里了。
今日感恩和自我肯定
找到一个回国期间不用🪜也能用上CxxxGPT的会员功能,作为超级助手。
收到Macbook air的新皮肤保护壳。
ADHD
87年,38岁的觉察与成长:adhd通过自媒体找到自我价值
e人从各种社交活动,竞争和进取中获取力量和满足感,在当下这个社会好像更吃香。
内向的adhd如果有太多外部社交活动会自我内耗很累,却更喜欢少数同频的人在一起,特别享受独处的时间比如读书,散步,写作或就一个人待着。
我3年前开始在小红书和公众号输出内容有3个原因:
1.自我表达的渠道
在当今这个社会,e人往往通过各种社交活动、竞争和进取中获取力量和满足感,他们似乎更吃香。
而i人如果有太多外部社交活动会自我内耗,很累,却更喜欢少数同频的人在一起,特别享受独处的时间,比如读书、
Write
现在已经后悔立这个flag,感觉会被打脸
今天是8月8号,其实是个很偶然的日子,就我决定要开始日更了,以前最长连续是50天写作,那是我的上限了。
这次决定用《原子习惯》中的SOP分解下。
先定一个连续7天的小目标,每天最少写100字发在博客上就好,状态很差的花就用少字图片也行。
为什么想做日更?
1.日更是向内探索,自我对话的过程,对于adhd+高敏感人群每天特别需要这样独处的机会,写作无疑是很好的一个渠道。
2.输入,
个人 IP
自由职业就真的那么香吗?
早上读到了一篇转型为自由职业的的故事。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各种原因,不想再扎进传统的打卡上班、内卷或束缚自己的工作方式,而是选择裸辞追求自由职业。
但是我们常常只看到自由职业的好处,却容易忽略背后的代价。
虽然自由职业可以摆脱打卡和不必听从任何人的安排,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工作和客户,但却需要极强的自我管理能力。
尤其是刚开始转型的过程中,需要一个人活成一个公司的能力,你需要同时拥有产品经理、营销、销售、客服、税务、法务和管理等多项技能。
人生的道路是非线性的,
Mindfulness
2002年到2024年的变迁:信息时代的回顾与反思
时间倒退到2002年,我刚来新西兰的时候,那时候的通讯与现在有着天壤之别。
当时每个短信的价格是$0.2刀一个,如果不是通讯商合约套餐,话费也是贵得离谱,达到$1刀/分钟,也就是人民币5元/分钟。
那可是2000年初的物价,后来Vodafone(现在叫做THE ONE)推出了一个Free Text Weekend,